blank

北京SPA足疗会所:30 岁,终于可以有钱、有心力、有勇气地开启下一个阶段

一、

人生有漫长的成年期,我发现 18 岁根本不算成年,作为共和国的 90 后,我们 18 岁刚刚完成 SOP 的第一步,经历了高考。

我们奔向大学,大学 4 年一定是浑浑噩噩的,一脸懵逼的青春小傻逼,谈恋爱,或者埋头继续学术 SOP,

兜兜转转确定三观,在象牙塔里过渡到 22 岁这样不那么傻逼可以干活儿的样子,

大学的作用基本上就是认识自己成年之后的第一批朋友,以及职场的实习期保护一下自己。

再之后,就是浑浑噩噩飘飘散散跳槽、吃屎、撕逼、谈恋爱的大城市旅程。

北上广深杭,其实都挺苦的,北京特别苦,22 岁毕业之后在北京吃了 5 年苦,开始创业,

然后才感觉自己慢慢走向成年期。

在失败中感受人生的最大常态就是,要么无聊要么被捶,

在人际关系中感受人心叵测,自己的和别人的心都很叵测,

在自主消费中,和自己的父母给的风雨中,感受命运的无常以及财富的魅力,
真的很爽。

然后就突然 30 岁,然后就有娃了,然后就突然身体就要开始衰老。

但是三观逐渐明确,事业线逐渐清晰,对自己的极限和价值观底线逐渐摸清楚,

对自己喜欢的,和不喜欢的,擅长的和不擅长的逐渐知道,

我才慢慢开始习惯使用这个成年人的身体和脑子,

用身体穿行人类世界的钢铁森林,用灵魂、心灵和脑子和同类交流,做决定,

30 岁,终于可以有钱、有心力、有勇气地开启下一个阶段,于是有了很多感受。

 

二、

首先学会自己做决定,

无数次觉察,又无数次重复的一件事儿,就是会无限次让渡自己对某件事儿的绝对自我意志。

面临某个重大议题,有自己的观点是很容易的事儿,因为观点只是说说而已。

但是面临关乎自己的重大决定和选择,比如结婚、比如生孩子、比如创业、比如离婚、比如分手、比如裁员、比如和股东谈判,

人会变得无比脆弱,所以向内求变得特别艰难,我们对做决定、并且推动决定实现、做出选择和关键动作,感到恐惧和摇摆。

没有能量就会向外求,而不是向内求,因为内心虚弱,所以我们会把自己交给 KOL、交给导师、交给父母、交给伴侣、交给书本,

交给外围世界一切可以给我们安全感的东西和人,

最可怕的,交给随机性。

30 岁的我发现萨特的存在主义生活哲学对我最重要的当头一棒,

刘思毅,你他妈必须要自做决定,自己做选择,当你想清楚了,谁说你没道理都不重要。

他们可以说,但是你不会听了,因为你自闭环了,原地成为自我的佛。

这一点特别难,人生如黑夜中航行的一条船,作为唯一的船长船员乘客,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外面有一个船桨,

可是如梦幻泡影般的船桨,要么如芦苇一般虚弱根本帮不了你,要么如沼泽黑洞一样粘黏吞掉你的自主性,都是陷阱。

只有自我创造出意义,只有从自身反复挣扎、反复品尝、反复痛苦地投注之后,

我们才能有自己,船一直会向前看,一半黑暗一半光明,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,

作业一个都不会少,你反复避开,它会反复出现。

于是我学着,不再把做决定的按钮交出去,我来做,天打雷劈和天女散花,都我承担。

这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一生的航线,航线不在地图中,在每一个自我创造和负责的决定中。

所以,原生家庭、亲密关系、亲子关系、人生意义,这些议题,其实都在这里,

都是自己的作业,不是别人的。

不断追溯原生家庭的罪孽和痛苦,不断要求亲密关系的恋人干嘛干嘛,不断期待孩子能作为小号能出人头地超越自己,

都是交出了自己的人生决定权,注定行尸走肉的。

 

三、

然后学会坚决,不委屈自己,用自己的能量。

须知人和人的关系中,只要真正做动作都需要巨大的能量。

比如说,明确的拒绝需要能量,激进地追问需要能量,张扬的表达诉求需要能量,坦率地说明自己的不悦需要能量。

什么都需要能量,能量从哪里来?

只有真的知道,人生的每一个细微的选择,都要拎起来负责,以存在主义的态度面对大大小小的选择,

「大刀砍向鬼子」一样的气势去选择,哪怕乱选都要选,哪怕伤害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,

先自私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,才能清楚的感受自己,才会有所谓的能量,

否则只会越来越浑浑噩噩的猥琐。

用战斗、用明确的激进的撕逼和拒绝,来让自己变成一个人间疯子,

否则会行尸走肉的。

我时刻告诉我自己,时时刻刻鼓励自己,要勇敢地做选择,哪怕要伤害别人也不能做所谓的好人,

坚决不委屈自己。

 

四、

最后,学会尊重每一个人,除了自己,还有别人。

对越亲近的人,越要慎重分享自己最近的所学所得所读,甚至更极端地说要慎重使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纠正、去帮助、去影响。

其实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,但正因为我们亲近的人,所以我们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是带着善意去帮助他们变好。

其实不是,还是一种底层的优越感,

会认为我修行发现了能量你怎么能感受不到,我觉得这本书很好你怎么不读,我觉得这个老师的课很不错你怎么不一起,我觉得这个观点很好你怎么会没感觉。

每一个人的路是不一样的路,对合伙人对员工对伴侣对父母,甚至对孩子都得慎重分享。

向内求的第一步,自己是自己最好的伙伴、切磋对象、思索反刍对象。

不问千万别说,问了也要少说,最好就不说了。

30 岁,开始认识到了语言的局限性,文字上的沟通不如撞墙来的快,让每一个人真正地自己撞自己的墙,那也是自己。

啊,美妙的成年期啊。

人生进入长达 40 年的成年期。

若是要分,我觉得 0-18 岁,幼年期,18-30 岁,青春期,30 岁 – 70 岁,成年期,70 岁之后,走入坟墓期。

人类啊,你急个屁。

本文由北京百变SPA推广网提供数据,原文地址:https://spa.sharedbk.com/biji/11625.html
biji

北京spa养生点评网:半个月前电动车被人搞了

2024-8-21 20:21:43

biji

北京SPA足疗会所:《黑神话·悟空》是用什么编程语言开发的?

2024-8-22 19:32:09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