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段时间在公号上推荐了《边水往事》,当时说前几集是非常惊艳,后面结尾不知道怎么样。然后优酷到了后十集就开始拖更,然后最后三集又开收官礼。
我看到网友说完了,这么搞法,结局多半是要垮。我对优酷的经验不多,对这种说法还将信将疑。心想21集,垮能垮到哪去。
昨天看完最后一集大结局。可以确定的是,这个剧不是结局垮掉了。是整个剧的结构都出了很大的问题。
只能说,结构出问题,21集也能垮啊。
02整个剧只有21集,到后几集还在噌噌地有新人物上场,让人物迅速地死的死,走的走,跟走马灯似的非常的仓促。
观众对新出场的人物也没有任何感情,然后就用新出场的人物,强行煽情,上价值,这剧基本就好不了。
那个支教的老外,那对姐妹花,都必须在十集左右就上场,然后人物命运都织进故事里去。
不能再晚了,不能需要上价值了,有问题需要解决了,就很随意地加个人进来,再需要再加人进来,后三集了还在往上加人。
03有的人给我解释原来这部剧是三十八集(我对这种传闻存疑),因为过审被剪成21集才变成这样。
我看完剧,觉得恰恰相反,是后面的太水了,三十八集的话,完播率会非常难看,所以才大刀阔斧地剪成21集。最后紧锣密鼓地把剧情走完。至少保证数据上好看一些。
不说别的,就说为什么前面十五集几乎可以算是神作,且不提吴镇宇这种灵魂人物,你看看前面十五集的配角演员,可都是蒋奇明,齐溪,尤勇,王迅,宋家腾啊……
是这些好的配角,给郭麒麟配戏,把这个戏给抬起来的。
04到了后几集,支教的这个老外,形象也不讨喜,长了个地包天,演技也没有,像个业余演员。
扮演姐妹花的姜佩瑶和王玉雯,也同样没有能力,只靠短短的几场戏,就能把人物立住,把你想表达的深度拉出来,他们也做不到。
比如贾斯汀,演员本身也没什么魅力,一个圣者形象,从他一出来,观众就已经开始不耐烦看他了。你讲他的故事多三四集,观众就会爱上他了吗?他又不是蒋奇明。
这种事只有吴镇宇和蒋奇明这样有天分的演员能够做到。
05
所以你一看结局,它找的演员,就知道还是整体的想法,结构上出了问题,真不要事事儿都往审查上面甩。
观众想看的是但拓,看吴镇宇,看蒋奇明,对突然出现的一个老外,一对姐妹没兴趣。然后这些人还偏偏都在故事里不见了。靠郭麒麟一个人,也托不住整个戏。
这部剧的原著是根据个人口述史改编的。看完后还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就是,个人口述史,出书可以,公号文也行。
但是它跟小说还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。
06再浅再通俗,写得很一般的小说,讲故事的时候,都还是有一个基本线在那的。
还是得一个全须全尾的东西。写得再怎么没那么好的小说,小说的作者,也还得是个小说,必须得是个完整的东西。
这跟口述史可以零敲碎打地写,完全不是一回事。所以仅有原故事的猎奇性是不够的。
07写小说还是讲故事的最高形式。现在很喜欢拿这种原著改编影视作品,这对编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,要补上相当多的东西。
说实话,补细节可能还可以,但是要整个按照小说,或者戏剧方式来重构,重新编织人物关系,就等于重写一样,挺难的。
整体来说,这部剧的前半部分还是值得一看的,非常惊艳。如果是喜欢写作的朋友也可以看看。倒也是会引发一些思考。

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